您的位置:兰因网干细胞百科正文

干细胞防治慢性肾损伤的机制

2022-04-30 12:46:16
553

慢性肾损伤是由多因素和多通道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肾蛋白尿,单核细胞在间隙中的沉积,细胞因子和微环境的作用。肾炎T淋巴细胞渗透引起的免疫炎症损伤。上皮细胞间叶细胞转化为纤维母细胞,最终出现肾间质纤维化。临床上,病理变化表现为终末期肾病。

干细胞防治慢性肾损伤的机制

干细胞防治慢性肾损伤的机制

1.迁移和归巢作用。同一异体或自体MSCS通过外周血管输注或介入直接注入肾血管后,可通过迁移和归巢聚集在受损肾组织中,发挥修复作用。目前,已证明移植的MSCS有能力在肾损伤模型中归巢为肾小球。

2.直接分裂为肾细胞。MSCS通过迁徙和归巢进入受损肾脏,直接分裂为肾细胞而不是受损细胞,修复受损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3.MSCS通过旁分泌机制起到有效的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通过减少与疾病相关的炎症和纤维化来改善肾功能。

干细胞防治慢性肾损伤的机制

有哪些特点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作为研究的热点,已被证明在慢性肾损伤中具备确切的疗效。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原始细胞,具备多种分裂潜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在特定条件下可分裂为多种功能细胞。与其他干细胞相比,MSCS来源广泛,容易获得足够的细胞数量。其低免疫原性使其更适合于同一异体干细胞的移植,也可以避免使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MSCS的上述特点和优点为其预防和控制慢性肾损伤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以上是干细胞防治慢性肾损伤机制的简要说明,欢迎随时咨询。

兰因干细胞网致力于干细胞科普知识的推广与普及,专注于干细胞最新资讯提供和干细胞治疗专家咨询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